中宏網內蒙古4月25日電 今年以來,包頭市九原區(qū)信訪局探索推行信訪“紅色代辦”制度,變“等群眾上訪”為“替群眾代辦”,變群眾“自己跑”為干部“代理跑”,變被動化解矛盾為主動解決問題,跑出了為民服務“加速度”。
建設信訪代辦平臺,精準把脈社情民意
信訪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,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領域。過去,群眾有訴求常要在社區(qū)、街道、職能部門之間來回跑,辦事效率低、體驗感差。為此,九原區(qū)堅持把陣地建設作為開展信訪工作的形象窗口、了解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,全力提檔升級信訪接待服務場所,完善為民服務機構體系。以區(qū)、鎮(zhèn)、村三級信訪場所為依托,區(qū)級設立區(qū)信訪代辦服務中心、“紅色代辦”窗口和接待室,各蘇木鎮(zhèn)、街道設立信訪“紅色代辦”服務站,村、社區(qū)設立信訪“紅色代辦”點,每天安排專人駐站(點)服務,明確代辦內容、辦事程序、服務項目和工作要求,對所代辦的每一件信訪事項承諾辦結時間,做到隨時受理,限時辦結,實現服務群眾“零距離”。大力拓展群眾訴求渠道,通過網上信訪、視頻接訪等形式,堅持走好新時期網上群眾路線,實現信訪網上投、業(yè)務網上辦、結果網上評,推動信訪工作向“讓數據多跑路、讓群眾少跑腿”目標轉變,為群眾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務。來訪群眾普遍反映,現在到各級“紅色代辦”站(點),通過“紅色代辦員”的引導和幫助,反映問題的流程簡便,真正做到了“省時、省力、省心”,為“紅色代辦”速度點贊。
組建專業(yè)代辦隊伍,跑腿代辦服務全程
區(qū)信訪局把局機關干部職工納入“紅色代辦”服務員隊伍,全程跑腿代辦。局主要領導作為信訪局1號“紅色代辦員”,充分發(fā)揮示范帶頭作用,親自代辦,和信訪群眾溝通零距離。每天安排一名局班子成員在區(qū)信訪代辦服務中心現場提供代辦服務,幫助信訪人梳理問題來龍去脈、尋找問題解決辦法、協(xié)調推動問題化解。全區(qū)建立由各蘇木鎮(zhèn)、街道包村科級干部,嘎查村、社區(qū)網格員等52名代辦員組成的“紅色信訪代辦員”隊伍,采取指定代辦、主動代辦、委托代辦三種形式,為信訪群眾提供辦理事務、解決困難等跑腿代辦服務。結合日常工作,動員黨員干部、網格員等進行信訪矛盾摸排,主動發(fā)現問題苗頭,積極對管轄范圍內的信訪事項進行代辦,幫助反映訴求,解決問題。
規(guī)范信訪代辦流程,閉環(huán)提升化解效率
健全完善接訪即辦、跟蹤督辦、溝通協(xié)調等機制,進一步規(guī)范“紅色代辦”程序,提升工作質效。在群眾來訪、突發(fā)事件和應急處置時,區(qū)信訪代辦服務中心值班領導和在崗接待人員既為首接員,又是代辦員,也是責任人,做到第一時間登記備案并分流交辦,全程跟蹤督辦,直至工作流程終結。用好用足“三函一約談”(工作提醒函、重點督辦函、問責建議函、工作約談)和“三項建議權”,全面壓實化解責任,把矛盾化解在萌芽、解決在當地,讓群眾合理訴求“最多訪一次”,真正提高信訪事項辦理處置速度。區(qū)信訪局定期跟蹤全區(qū)信訪“紅色代辦”事項的辦理進度及辦理質量,按照“誰代辦、誰交辦、誰督查、誰審核”的原則加強督查,跟蹤了解信訪代辦事項的辦理情況。“紅色代辦員”按照登記受理、簽訂委托書、啟動代辦、跟蹤反饋等,從代辦之日起,每周至少與信訪群眾見面一次,始終保持電話熱線聯(lián)系,及時通報代辦進展情況,做到“事心雙解”。
中宏網版權申明:凡注有“中宏網”或電頭為“中宏網”的稿件,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“中宏網”,并保留“中宏網”的電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