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年以來,市市域社會治理中心認真落實市委政法委工作要求,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建設為切入點,以推動實現服務群眾‘零距離’為落腳點,助力打造一刻鐘社區(qū)生活圈,健全‘街道吹哨,部門報到’服務響應機制,完善社區(qū)管理和服務,積極探索烏海智慧治理新模式,著力構建服務優(yōu)、程序簡、速度快的‘一刻鐘服務響應圈’,讓群眾‘近’享幸福美好生活?!苯眨惺杏蛏鐣卫碇行闹魅螚钫袢A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。
楊振華介紹,目前,市市域社會治理中心已建成市域社會治理智能化綜合平臺,構建起覆蓋全市3個區(qū)、20個鎮(zhèn)(街道)、83個村(社區(qū))、289家行政企事業(yè)單位,鏈接共享46個業(yè)務系統的指揮調度服務體系,實行社會治理案卷“一個口徑受理、實時分流轉辦、全要素監(jiān)督指揮”,推動實現服務群眾“零距離”。今年以來,市市域社會治理中心通過各渠道共受理案卷78.49萬件,辦結率達98.74%。整合全市41部非緊急服務熱線和22個網絡受理渠道,由烏海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“一號接聽、一號響應、一號服務”,建立12345民情民意受理平臺和110報警平臺“兩線”聯動模式,市民只需記住12345和110兩個號碼,就能在市域內獲得全方位服務。依托市域社會治理智能化綜合平臺,打造了“民需我應”社會化便民服務系統,吸納優(yōu)質商戶1300余家,開通家電維修、家政、代駕、保潔等22個生活服務項目,形成“群眾多渠道點單,平臺一口徑派單,商家第一時間接單”的綜合服務模式。今年以來,累計提供服務12.4萬余次,打造烏?!靶撵`通”社會心理服務品牌,開通線上24小時心理專家一對一援助服務,為社會治理筑牢“心”防線。今年以來,累計提供心理咨詢服務343次,開展專家一對一心理疏導25場,服務滿意度達100%。
楊振華說,市市域社會治理中心積極推動“智安小區(qū)”建設,確定全市11個小區(qū)為首批試點,依托智能人臉識別、車牌識別、智慧用電用水、高空拋物檢測、垃圾分類警示、防火識別等措施,形成智安小區(qū)(社區(qū))建設、管理、運行新形態(tài)。匯聚175個黨政部門及行業(yè)調解組織、815名人民調解員,建立“烏解無紛”矛盾糾紛在線調解平臺(ODR),打通矛盾糾紛聯合調處數據壁壘和信息渠道,推動矛盾糾紛化解。平臺自運行以來,成功調處980起矛盾糾紛,調解率達94.18%。在全市整合劃分786個線上線下統一的網格,實行“一格一長一警一專多兼”管理模式,網格員利用“網格通”手機終端、數據采集App等智能化手段開展基礎信息采集、社情民意收集、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。今年以來,全市網格員入戶走訪6萬余次,巡查發(fā)現問題19.8萬件,已辦結19.5萬件,辦結率為98.48%,真正實現“未訴先辦”解民憂、“主動治理”暖民心。
楊振華表示,下一步,市市域社會治理中心將依托“城市大腦”項目,全力打造“一刻鐘服務響應圈”智能應用系統,以現有“民需我應”社會化便民服務為基礎,融合“一刻鐘服務響應”模塊,構建快捷高效便民服務鏈,全面提升服務響應處置速度和群眾滿意率,讓一刻鐘社區(qū)生活圈更加便利、更有效能。(記者 黃建飛)
原標題:讓群眾“近”享幸福美好生活——訪市市域社會治理中心主任楊振華